一、陕北豆腐做法?
1豆腐在水中泡半个小时
2
然后沥干水
3
豆腐切成小块
4
肉剁成肉糜然后用生粉盐生抽抓腌一下
5
准备好蒜头剁辣椒
6
锅中烧开水把豆腐放进去煮两分钟
7
捞出沥干水备用
8
锅中放入适量油烧热后放入辣椒蒜头爆香
9
然后放入肉糜
10
炒至变色加入一勺豆瓣酱炒出红油
11
加入一碗水
12水烧开后放入豆腐
13
加入适量的盐,出锅前撒上葱花
14
出锅装盘
二、陕北豆腐出名原因?
榆林豆腐的传统手工技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背后也深刻关联着当地文化脉络以及相关的文化地理因素。榆林豆腐以白嫩细腻、味香可口、营养丰富、价廉物美的特点而广受人们喜爱,被誉为榆林地方的第一名菜。
追溯榆林豆腐的历史,虽然始创年代有待考证,但据传在明代,榆林豆腐开始成为人们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榆林古城为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随着城市的扩大,兵民日益增多,但是,由于塞外副食品缺少,居民便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豆腐食用。食之白嫩、细腻,味香可口,渐渐成为军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食品之一。
榆林城里的“豆腐巷”就是因为做豆腐最早而出名。
三、陕北豆腐臊子做法?
1、先将猪肉肥瘦分离,瘦肉切丁用适量的盐和酱油腌制(盐和酱油放少点),将切成丁的肥肉下锅榨油,肥肉不要炸过头了(炸成原来的二分之一就行了),炸好的肥肉捞起。
2、切成丁的豆腐干用炸肥肉剩下的油翻炒至豆腐干外皮较酥脆捞起。
3、将大蒜和姜切成碎末,用炸肥肉的猪油将碎末炒香,放入少量的盐,蒜末放些盐会好吃些。
4、植物油(菜籽油)热锅,下腌制好的瘦肉丁翻炒至外皮干硬(咬下去里面是软的)。
5、将煸炒好的豆腐丁和大蒜生姜碎末、肥肉丁,瘦肉丁一起翻炒,放入白芝麻,继续翻炒,调入黄豆酱、甜面酱、郫县豆瓣酱,2:2:1,入味立即出锅。
四、陕北豆腐臊子面?
用料:面 一把、白菜 两片、土豆 一个、胡萝卜 半个、蒜苔 一小把、香菇 两三个、烧肉、油炸豆腐、白豆腐、泡发好的木耳、海带、葱、姜、蒜、老抽、生抽、五香粉、盐、鸡精、香菜末
做法:1、泡好的海带、木耳切丝
2、烧肉、油豆腐切丁,没有烧肉的话换成炒好的肉丁就行。有这两样味道更地道。
3、白菜、土豆、胡萝卜、蒜苔、香菇分别洗净切丁
4、葱姜蒜切末
5、白豆腐切小块泡开水里备用。
6、油热后爆香葱姜蒜末,然后将切好的蔬菜丁倒进去翻炒片刻,放生抽、老抽、五香粉、盐翻炒均匀后,加入足够的开水,如果有高汤的话,加进去一些更好味。
7、加进去步骤黑木耳和海带丝、烧肉丁和炸豆腐丁。
8、等所有食材快煮好后放入切好的豆腐丁煮片刻,加少许鸡精调味即可,臊子就炒好了。放一旁备用。
9、在炒臊子的过程中可以同时另坐一锅开水烧开,水开后煮面条。
10、面条煮好后放入提前准备的凉开水中过水
11、过水后的面条捞到碗中,浇上臊子,注意面条要少,臊子要多才好吃。撒上一些香菜末,喜欢吃辣子的再放一勺油泼辣子,爱吃醋的人可以加一勺老陈醋
五、陕北水煮豆腐的做法?
方法/步骤分步阅读
1
/8
准备食材:豆腐、豆芽、豆瓣酱、芝麻香油、䓤、姜、蒜、干红辣椒、花椒粒、八角等。
2
/8
豆腐先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时,中途换几次水,这样可以去除异味。切成5厘米长3厘米宽0.5厘米厚的均匀厚片。
3
/8
豆芽洗净后放入开水锅中煮1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垫在盘底。
4
/8
葱洗净后切成葱花;蒜去皮,切细、剁碎。
5
/8
姜去皮,拍破;干红辣椒剪成2厘米长的段;八角瓣开。
6
/8
锅中放入食用油,开火,放入豆瓣酱、姜、八角、干红辣椒、花椒粒一起炒香。加入300毫升水,加入酱油、盐、白糖,搅均,盖上锅盖,用中小火煮开,煮开后再煮,8到10分钟左右,完全煮出来。
7
/8
倒入豆腐,用锅铲推均。转中火,继续煮,煮3至4分钟左右,豆腐煮透心、入味后,关火。
8
/8
将豆腐码入盘中,锅中的汤全部倒入盘中。均匀地撒上鸡精、蒜沫、葱花、淋上芝麻香油。上桌。
六、陕北霞姐豆腐做法?
用料:
豆腐 1块,生抽 1-2勺,淀粉 1小勺,水 半碗,耗油 1勺,盐 少许,砂糖 少许,番茄酱 2勺,小葱 1根
做法步骤:
1、先调个料:碗中放盐,糖,生抽,耗油,番茄酱,水半碗,加淀粉调开。备用。
2、豆腐切片,裹上一层淀粉,再裹上一层蛋液,放在锅内煎至两面金黄。中火煎,避免煎过头糊底。
3、两面煎好后,倒入调料汁。中火炖2分钟左右。让豆腐更入味。
4、最后收汁,关火。撒上葱花碎即可。
七、陕北绿豆豆腐做法?
主料
绿豆芽500克
干豆腐100克
辅料
色拉油25克
精盐3克
五香粉2克
味精3克
米醋少许
1. 将绿豆芽清洗干净,装入碗中待用。
2. 将干豆腐切成丝,葱姜切成末装入盘待用。
3. 热锅放油烧热,爆香葱姜末。
4. 放入干豆腐丝翻炒均匀。
5. 倒入绿豆芽翻炒均匀,加入精盐,五香粉,少许清水。
6. 翻炒均匀,将绿豆芽,干豆腐丝炒熟,最后加入味精调味,放入少许米醋。
7. 翻炒均匀,出锅,装入盘中即可。
八、茵莱湖早市视频
茵莱湖早市视频
茵莱湖早市:探索美食与文化的天堂
茵莱湖早市是许多地方居民开始一天的首要目的地。这个历史悠久的早市以其丰富多样的食品选择和独特的文化体验而闻名,吸引了许多游客和食客。茵莱湖早市提供了一个真正的美食探索的机会,让人们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领略茵莱湖地区的独特魅力。
茵莱湖位于中国的一个小镇,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这个小镇也是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而茵莱湖早市则是这个小镇的一颗瑰宝,它汇集了当地最好的食品和特产,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购物和美食体验。
美食之旅
茵莱湖早市的美食选择多种多样,无论是当地的传统菜肴还是国际美食,你都能在这里找到。早市上的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蔬菜、海鲜、肉类和各种糕点。你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特色美食,如茵莱湖地区独特的鱼类菜肴和传统面食。
如果你对国际美食感兴趣,茵莱湖早市也提供了各种不同种类的国际菜肴,如意大利面、墨西哥玉米饼和日式寿司等。无论你是喜欢辣的食物还是清淡的口味,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美食。
文化体验
茵莱湖早市不仅仅是一个美食的天堂,还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体验场所。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当地传统手工艺品的展示和销售,如传统陶瓷、木雕和织品。你也可以观看到当地艺术家的表演,欣赏精彩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参观茵莱湖早市还能让你了解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和习俗。你可以看到当地人在早市上购物、交流和享受美食的场景,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友好。这种亲身体验能让你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并与当地人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系。
早市攻略
茵莱湖早市每周举行一次,通常在周末的早上开始。如果你打算参观茵莱湖早市,最好早点到达,以免错过一些热门的美食。你可以在早市上悠闲地漫步,探索不同的摊位,品尝各种美食。
为了获取更好的购物和美食体验,你可以提前了解一些茵莱湖特产和当地的美食推荐。这样你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选择购买和品尝哪些美食,以及了解哪些值得购买的特色产品。
最重要的是,参观茵莱湖早市时记得带上足够的现金,因为大多数摊位并不接受信用卡或移动支付。此外,别忘记带上一些购物袋,以便好好装载购买的特产和美食。
结尾语
茵莱湖早市是一个绝对值得一游的地方,无论你是美食爱好者还是文化探索者。这里汇集了美食、手工艺品和当地文化的精华,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要错过这个品味当地风味和体验独特文化的机会,快来茵莱湖早市一探究竟吧!
九、豆腐花做法陕北榆林豆腐做法?
榆林豆腐在传统制作过程中以黑豆为原料,经过炕晒、脱皮、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压制八道工序而成
1.炕晒:
对干湿不一和大小不匀的黑豆,采取分别炕晒,勤摊勤晾,便于脱皮。同时要把豆类中的杂物捡净,严防打坏磨片
2.脱皮:
将黑豆放在石碾上进行碾压脱皮,豆皮除净后装袋。一般是每100斤黑豆产85斤豆黄,15斤皮面。要求达到豆黄细,豆皮净。原料产品好,豆腐质量高
3.浸豆:
浸豆须配备好豆黄与水的比例,为100:17。同时要掌握好水温,夏季用凉水,冬季用温水,浸泡四小时左右
4.磨浆:
适当控水,掌握稠稀,粗细灌匀,不能粗放。要求达到豆糊发黄。无论冬、 夏季节,每隔3—4小时,用水冲洗一次磨槽,严防豆糊变质,影响产品质量
5.过滤:
过滤豆糊必须掌握每锅豆糊的数量和轻重均匀。过滤加水要加热水,热水容易滤净。每加一次水滤干滤净,不能打过水,更不能将筒箩内带渣的豆糊挤进锅内。同时要经常检查筒箩是否有裂缝,以防豆渣漏入生桨内
6.煮浆:
大锅煮浆,轻重要匀,时间要到,一般煮沸时间需要10—20分钟。沸腾豆浆及时出锅,出锅豆浆不许一边掏浆,一边掺生浆,生豆浆容易变质,点不成豆腐
7.点浆:
此道工序是榆林豆腐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独特的技艺。榆林豆腐是用酸浆点制而成的,酸浆是制作豆腐后沥出的汁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由自身的乳酸菌作用变酸,行业称酸浆。酸浆一般是前一天的浆水酸化后,第二天使用,循环往复,酸值过度就不能用了。点浆时提耙掺浆看到浆花为止,浆花像米粒一样大。掺浆浓淡适中,不宜过急时间稍长就会产生杂菌,产生异味。如今虽然榆林豆腐的技艺流程已见诸不少著作, 但真正的榆林豆腐传统制作技艺(绝招)仍然像千余年来那样靠师徒之间言传身教,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的经验和感觉才能掌握,难于言表和形成丈字。再者酸浆和黑豆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理化和量化指标,全靠经验掌握
8.压制:
豆腐点的好,还要压的光。压豆腐槽框长80公分,宽30公分,高22公分,槽板长宽各加10公分。压制中分两次紧缚榨包,间隔时间3—5分钟。压榨时间长达10—25分钟,时间压到,四角饱满,块形完整
豆腐成品要求达到皮细膘灵,色泽黄亮;有骨有肉,四棱界线;茬口细腻,软中带韧;老嫩适宜,美味可口
十、陕北舞蹈视频大全
陕北舞蹈视频大全:探索陕北民间艺术之美
陕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民间艺术的宝库。这个地方孕育出了许多优秀的舞蹈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魅力。今天,我们将带您一起探索陕北舞蹈的世界,欣赏那些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精彩舞姿。
1. 《秧歌舞曲》
《秧歌舞曲》是陕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秧歌为基础,融合了武术、民间舞蹈和音乐元素,展现了陕北人民朴实、激情、豪放的性格特点。
这支舞蹈以其独特的编排和奔放的节奏感而闻名,舞者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节拍,跳跃着、旋转着,表达着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每一次舞动都充满了激情,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欢快而热烈的氛围中。
(展示一个《秧歌舞曲》的视频)
2. 《双人扇舞》
《双人扇舞》是一支优雅而浪漫的陕北舞蹈作品。舞者们手持扇子,以轻盈灵动的舞步展示出独特的韵味。整支舞蹈采用了大量的踢、踏、转等动作,配合着细腻而优美的音乐,将观众带入一个飘逸的舞蹈世界。
舞者间的配合非常默契,每个动作都充满了协调和和谐之美。在表演过程中,他们时而相互依偎,时而独立起舞,通过独特的动作设计和身体语言,诠释出了一段关于爱情的故事。这支舞蹈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艺术性,给人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展示一个《双人扇舞》的视频)
3. 《草原之舞》
《草原之舞》是一支展现陕北大草原风采的舞蹈作品。舞者们身着壮族服饰,以独特而富有力感的舞姿描绘出广袤草原的壮丽景象。
这支舞蹈融合了壮族民间舞蹈的精髓,舞者们通过跳跃、转身和舞动手臂等动作,展示出草原上奔放自由的精神风貌。配合着激昂的音乐,整个舞蹈充满了磅礴的气势,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大草原之中。
(展示一个《草原之舞》的视频)
4.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一支富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底蕴的陕北舞蹈作品。它以古代丝绸之路的阳关遗址为背景,通过舞蹈向观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情景。
舞蹈中融合了舞剑、旋转、跳跃等动作,形象地再现了人们在阳关的馆驿中行走、休憩、交流的场景。舞者们身穿古代服饰,手持剑,通过优美而矫健的动作表达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向往。
(展示一个《阳关三叠》的视频)
总结
陕北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从《秧歌舞曲》的奔放热情、《双人扇舞》的优雅浪漫、《草原之舞》的壮丽磅礴,到《阳关三叠》的历史底蕴,每一支舞蹈都展示了不同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观赏陕北舞蹈视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个地方的民间艺术之美。这些舞蹈作品不仅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精神风貌,也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沉浸在陕北舞蹈的世界中,感受那些传承千年的情感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