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污染的状况及保护方法
1、不随地吐痰 2、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3、用完水及时关闭水笼头 4、多种花、草、树木把您打扮的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10、不浪费纸张
二、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态平衡 (50字)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策
预先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率的办法。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防止环境污染的产生和蔓延。其主要措施是:把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和地方的中长期及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开发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
对超过排放标准向大气、水体等排放污染物的企事业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专门用于防治污染;对严重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实行限期治理;结合企业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
3.强化环境管理政策
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外部性无法通过私人市场进行协调而得以解决。[4]解决外部性问题需要依靠政府的作用。污染是一种典型的外部行为,因此,政府必须介入环境保护中来,担当管制者和监督者的角色,与企业一起进行环境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强化政府和企业的环境治理责任,控制和减少因管理不善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其主要措施有:逐步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与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构及国家和地方监测网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重要城市实行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三、环保要注意哪些方面?
(1)在建厂时,在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问题,居民区和工业区一定要分开,不能把各种小工业厂房和居民混杂在一起。工业区的位置不要设在居民区的上风向和水源的上游,避免各种污染对居民的影响。
(2)在选择兴办工业时,应该首先选择无污染工业,对那些污染治理费用高的工业项目,应放在乡镇经济水平较高的时候再兴办,要竭力避免各种资源开发和工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特别是难降解又对生物有严重危害的,必须有净化治理措施,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排入环境。
(3)在污染治理技术上,可以适当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治理设备的投资,但是要保持应有的净化效率。例如,可以采用简单的布袋除尘设备,不用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的机部件,而用手动定期清灰;有些容器、管道也可以用陶瓷、缸瓦管等代替贵重的金属材料,待企业收入提高后,再逐步提高净化装置的水平。
(4)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两者都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因此要十分明确企业负责人对由于本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要承担经济、法律责任。要加强对农村的环境保护的科普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发挥群众对乡镇企业的监督作用。
四、减少和消除白色污染垃圾的建议与措施
防治措施 :
一、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二、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轻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三、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四、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五、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所谓“白色污染”:
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等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城市塑料协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便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等一次性塑料快餐具。
五、地面找平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一般找平层表面的允许偏差为4MM。 检验方法:用激光水平仪检查。
资料:
找平一般用于建筑施工中,顾名思义就是用某种器材,比如水平仪,经纬仪等一起,使砌体或者施工物体的表面,侧面等看起来平整,没有坡度。
找平是一道地面施工工艺。
找平:以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如何地面找平?
1.1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应在32.5级以上。
(2)砂:应选用水洗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3)石子:卵石或碎石,最大粒径不大于垫层厚度的2/3,含泥量不大于2%。
1.2主要机具设备
(1)根据施工条件,应合理选用适当的机具设备和辅助用具,以能达到设计要求为基本原则,兼顾进度、经济要求。
(2)常用机具设备有:木耙、铁锹、小线、钢尺、胶皮管、木拍板、刮杠、木抹子、铁抹子等。
1.3作业条件
(1)应已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合格,并进行隐检会签。
(2)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铺设的高度和厚度,可采用竖尺、拉线、弹线等方法。
(3)对所有作业人员已进行了技术交底。
(4)作业时的环境如天气、温度、湿度等状况应满足施工质量可达到标准的要求。
2.1工艺流程
检验水泥、砂子、石子质量——配合比试验——技术交底——准备机具设备——基底清理——找标高——搅拌——铺设混凝土垫层——振捣——养护——检查验收
2.2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把沾在基层上的浮浆、落地灰等用錾子或钢丝刷清理掉,再用扫帚将浮土清扫干净。
(2)找标高:根据水平标准线和设计厚度,在四周墙、柱上弹出垫层的上平标高控制线。按线拉水平线抹找平墩(60mmX60mm见方,与垫层完成面同高,用同种豆石混凝土或同种砂浆),间距双向不大于2m。有坡度要求的房间应按设计坡度要求拉线,抹出坡度墩。用砂浆做找平层时,还应冲筋。
(3)搅拌:
1)混凝土的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沙—水。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
2)砂浆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投料必须精确,控制配合比或体积比。应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
(4)铺设:铺设前应将基底湿润,并在基底上刷一道素水泥浆或界面结合剂,随涂刷随铺砂浆,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从房间内退着往外铺设。
(5)混凝土振捣: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墩,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厚度超过200mm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距离不大于作用半径的1.5倍,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6)找平:以墙柱上的水平控制线和找平墩为标志,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用水平刮杠刮平,然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7)养护:应在施工完成后12h左右覆盖和洒水养护,严禁上人,一般养护期不得少于7d。
3一般项目
(1)找平层表面的允许偏差为4MM。
(2)检验方法:用激光水平仪检查。
4注意事项
4.1作业环境
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控制用水冲洗地面的水量。
4.2混凝土不密实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
(2)振捣时漏振或振捣不够;
(3)配合比掌握不准。
4.3砂浆表面不平整
主要是找平混凝土铺设后,未按线及时找平,待水泥初凝时及时进行抹平,控制时间,铺设过程中随时拉线找平。
4.4不规则裂缝
(1)垫层面积过大,未分层分段进行浇筑;
(2)地面回填土不均匀下沉;
(3)厚度不足或垫层内管线过多。
4.5砂浆空鼓、起砂。
(1)基层未清理干净,未能洒水湿润透,影响基层与垫层的粘结力;
(2)配合比掌握不准,缺乏必要的养护。
(3)搓沙和收浆未掌握好时间或未做。
4.6不合格
凡检验不合格的部位,均应返工纠正,并制定纠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5成品保护
(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管线的保护,不得碰伤、移位。
(2)对所覆盖的隐蔽工程要有可靠保护措施,不得因浇筑混凝土造成漏水、堵塞、破坏或降低等级。
(3)完工后在养护过程中应进行遮盖和拦挡,避免受侵害。
6安全环保措施
(1)在运送、堆放、施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等必要措施。
(2)施工所用机械的噪声等应符合环保要求。
(3)施工临时用电要符合安全管理规定。
7质量记录
(1)材料合格证明文件。
(2)公司技术负责人的配合比通知单。
(3)强度试验记录及质量评定表。
(4)找平层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记录。
(5)所覆盖项目的隐蔽工程验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