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欧阳修 骏马 译文

280 2025-07-02 01:29 西部乡村集市网

一、欧阳修 骏马 译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译文

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给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临走时再回过头去看它一眼,我愿意奉送给你一天的花费。”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临走时又回过头去再看了一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暴涨了十倍。 。。。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

二、关于七夕的传说

一个任性的女孩子不听家长的话和一个穷小子私奔了

三、本地民间传说一则

提起安岳县木门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奇故事:相传明朝永乐年间,安岳县姚市有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叫赵巧,此人心灵手巧,喜欢争强好胜。人们尊称他为“赛鲁班”,他认为自己手艺天下第一,古今莫二,甚至夸口说鲁班先师也不过如此。有一天鲁班先师在天庭忙完了宫殿修建任务,便到凡间走走。听到人们说起赵巧后,便想与他比比手艺,挫挫他的锐气。

他化成一个老石匠,对赵巧:“听说你手艺非常了得,我想与你比试一下。”赵巧说:“这也好。不过,你是石匠,我是木匠,怎么才知道各人手艺高低呢?不如我俩在规定的时间内各修一座庙宇,看谁先修好。”鲁班愉快地答应了。他俩约定当晚开始比赛,天黑开工,鸡叫停工,看谁先修好。赵巧在安岳姚市镇狮子山修一座木庙,鲁班在安岳石鼓乡清泉山上修一座石庙。 天刚黑,鲁班就使出浑身解数,开始修建庙子。修到夜深人静时,山下农民只听到清泉山上传来了石匠的号子声,铁锤錾子的叮当声。石庙已修好,只差两扇门的时候,鲁班已累得汗流浃背。正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东边山上传来了清脆嘹亮的鸡叫声,接着听见赵巧兴奋地喊道:“老石匠,我已经修好了木庙,你的石庙修好了吗?”鲁班一听,心里惊慌,急中生智,顺手在地上抓起一把用来垫石料的木渣向石庙门前一抹,于是,两扇木门立在了石庙前。这样,鲁班修的庙子叫木门寺,赵巧修的庙子叫道林寺。木门寺就成了除门为木质的外,其余均为石材的庙宇,因为十分奇特,吸引了众多的人前来参观。

四、简单的小故事20字

1.碎罐

过去,有一个人提着一个非常精美的罐子赶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啪”的一声,罐子摔在路边一块大石头上,顿时成了碎片。路人见了,唏嘘不已,都为这么精美的罐子成了碎片而惋惜。可是那个摔破罐子的人,却像没这么回事一样,头也不扭一下,看都不看那罐子一眼,照旧赶他的路。

这时过路的人都很吃惊,为什么此人如此洒脱,多么精美的罐子啊,摔碎了多么可惜呀!甚至有人还怀疑此人的神经是否正常。

事后,有人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

这人说:“已经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恋呢?”

大道理:洒脱是一种摆脱了失去和痛苦的超级享受。失去了就是失去了,何必还要空留恋呢?如果留恋有用,还要继续努力干什么?

2.路上的石头

国王费迪南决定从他的十位王子中选一位做继承人。他私下吩咐一位大臣在一条两旁临水的大道上放置了一块“巨石”,任何人想要通过这条路,都得面临这块“巨石”,要么把它推开,要么爬过去,要么绕过去。然后,国王吩咐王子先后通过那条大路,分别把一封密信尽快送到一位大臣手里。王子们很快完成了任务。费迪南开始询问王子们:“你们是怎么把信送到的?”

一个说:“我是爬过那块巨石的。”

一个说:“我是划船过去的。”

也有的说:“我是从水里游过去的。”

只有小王子说:“我是从大路上跑过去的。”

“难道巨石没有拦你的路?”费迪南问。

“我用手使劲一推,它就滚到河里去了。”

“这么大的石头,你怎么想用手去推呢?”

“我不过试了试,”小王子说,“谁知我一推,它就动了。”

原来,那块“巨石”是费迪南和大臣用很轻的材料仿造的。自然,这位善于尝试的王子继承了王位。

大道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甚至交给某一个人,自己一点儿也不动脑筋,只是相信别人那太危险了。自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

五、急啊!!七年级古代寓言两则翻译!如果有好的,追加100分!

《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 守株待兔、墨守成规 【反义词】 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 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寓 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